HWA-HSIA
Company News
【頭家開講】燒出新玻峰 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
從西裝筆挺的華爾街投資銀行白領,到黑手工廠的第4代接班人,37歲的廖冠傑帶領華夏玻璃,走上自創品牌之路。
擁有96年歷史的華夏玻璃,是台灣最大的日用玻璃廠。原本在美國工作的廖冠傑,2013年因父親一通想賣掉公司的電話,從西裝筆挺的華爾街白領,成為黑手工廠的第4代接班人。
彼時華夏累積負債超過營收,廖冠傑對內找來弟弟廖唯傑助陣,把傳統工廠智慧科技化;對外則重整兩岸布局,還掉20億元債務、自創品牌「水晶靈」,去年營收達45億元。近年當起YouTuber的廖冠傑,下一步要開放工廠變打卡熱點。
從西裝筆挺的華爾街投資銀行白領,到黑手工廠的第4代接班人,37歲的廖冠傑帶領華夏玻璃,走上自創品牌之路。
抓好頭髮、理好西裝領子,身高190公分的廖冠傑往玻璃窯爐旁一站,彷彿自帶聚光燈,星味十足。上千度的爐火烤得眾人滿臉通紅,廖冠傑撩起上衣擦汗,不經意露出一身6塊肌,玻璃產線一秒成了時裝伸展台。
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
出生:1984年(37歲)
家庭:未婚
現職:華夏玻璃執行長
學歷:紐約大學企管碩士
休閒:健身、瑜伽、高爾夫球
經歷:摩根大通金融分析師、華夏玻璃品牌經理與財務長、總經理
座右銘:不當爛好人
經營心法:把玻璃產業變性感
接班8年 訂單今滿載
「10年前我真的想走演藝圈,我覺得我很適合實境秀。」自比是綜藝咖的廖冠傑,是華夏玻璃第4代,個性外向大方,2012年,他在紐約攻讀MBA到上海做交換學生時,還曾登上大陸當紅交友節目《非誠勿擾》,「那時上海經濟非常好,我想在當地創業或去外商公司上班。那要怎麼讓自己的知名度打開?最好的辦法就是上《非誠勿擾》。」雖然當時有與女孩成功配對,但被封為「台版黃金繼承者」的廖冠傑至今單身。
華夏玻璃是全台生產食用容器、化妝品瓶、燈具燈飾、醫藥瓶等最大日用玻璃廠,年產40萬噸,噶瑪蘭威士忌、愛之味、資生堂與蘭蔻、星巴克等都是其客戶,去年營收突破45億元。「從以前到現在,我最開心的就是做會賺錢、能賺錢的事。最近因中美貿易戰轉單跟疫情,中國出貨受阻,我們業績成長非常多。現在訂單排到明年6月,我覺得都消化不完。」業績能見度亮眼,2013年回家接班的廖冠傑不居功,直說:「這是天時地利人和,同仁蠻努力的,把公司調到最好的階段迎接訂單。」
不讓專業被帥度淹沒,廖冠傑拿出特製的不倒翁酒杯介紹,「像這個杯子怎麼弄都不會倒,蠻流行的。」配合客戶快速反映市場需求,靠的是投入千萬開發模具的硬實力。1995年父親廖霞榮設立的模具廠,讓產品線多500種,又如一款毛利率比一般產品高7%的霧面黑色玻璃罐,「為了防紫外線,客戶要求外層做黑色烤漆。現在能做一條龍服務的玻璃廠很少,我們自己有能力做後加工,提供一整套的解決方案。」
攜手胞弟 內外齊進擊
比他小2歲的弟弟、華夏玻璃副執行長廖唯傑補充:「今天客戶要瓶子,我們從蓋子、配件到紙箱包裝,都可以把廠商整合起來。」廖唯傑有張神似藝人李亞鵬的明星臉,個性沉穩的他7年前被哥哥從日本找回家幫忙,負責改善生產與設備技術,廖冠傑則主導業務開發與行銷,2014年自創品牌AQUA SOUL(水晶靈)。廖冠傑說:「創立自有品牌對公司是一件重要的事情。新的一代回來,不能做得跟老爸、老媽一樣,要有些不同。」
華夏玻璃的前身是紅磚廠,由廖冠傑的曾祖父廖啟明創立。日治時期,日本人相中紅磚廠的窯爐,改生產煤油燈、電表蓋等民生消費產品,取名為合成玻璃(華夏前身)。第2代廖福地接班後,引進日本玻璃2次加工技術,增設印刷工廠,生產烤花玻璃。
70年代,公司更名為聯成玻璃,後又改為華夏玻璃,採購自動化成型機,生產食品玻璃容器出口,是台灣最早的彈珠汽水玻璃瓶廠。「小時候我跟弟弟都會去幫忙賣彈珠汽水。」廖冠傑小學1年級就頗有生意頭腦,「我爸說1瓶35元、3瓶100元,賣得比較快。我都賣105元,5元塞到自己口袋。」廖唯傑忍不住吐槽:「我就一直裝,我哥就把錢拿走。我比較老實一點。」話剛說完,兄弟倆一陣爆笑。
不捨家業 斷離華爾街
廖冠傑從小是學霸,國三到美國當小留學生,大學在康乃爾攻讀工業工程、財務工程,4年半取得大學與碩士學位,「那時對美國頂尖大學的畢業生來說,去華爾街投資銀行上班是夢寐以求的工作。」2008年,他進入摩根大通不久,便遇上金融海嘯,在績效至上的華爾街,加班到深夜是家常便飯,他也曾被主管當頭砸過文件,「對2代來說,去外面磨練的經歷是最好的。我不是老闆,所以更能體會員工的心情。」廖冠傑說。
「他是很積極、很愛挑戰的孩子。」陪2子赴美的母親、華夏玻璃董事蘇美雪說:「我的觀念比較新,認為他們就該去外面被修理,不是回家高高在上。」
沒把回家接班當作人生選項,但2013年父親的一通電話,改變了廖冠傑的一切,「我爸打給我,說他現在準備上台北找買家,把華夏打包賣掉。我聽了很捨不得。公司那麼久了,為什麼他要賣掉?老爸這招真的有打到我。」廖冠傑收拾行囊回台,直到真正進入華夏,他才感受到父親的壓力。
90年代,台商紛紛登陸中國設廠,但隨著低價的塑膠製品逐漸取代玻璃,碰上殺價競爭,利潤「毛3到4」的訂單也必須接。廖冠傑回家那年,華夏的累積負債超過營收,4家大陸子公司3家虧損,「營收很高,1年有30億元,但是錢都還給銀行。」逐一檢視手中能打的牌,廖冠傑判斷玻璃是剛性需求,加上環保意識抬頭,塑膠的需求勢必逐漸減低,「我們之前規模太大、難以管理,我開始做整合跟改變。」他從內部著手,「我一開始回來當品牌經理,真的超級水土不服。哇靠,我想公司怎麼那麼跟不上時代?財務部還在用紙筆手寫出貨,每個員工組合起來,就像一台很大的計算機。」
關廠還債 公司不虛胖
廖冠傑於是把投資銀行的運作模式帶進華夏,「以前我們連官網都沒有,我就先弄個網站,把公司願景、制度都放上去,讓員工慢慢改。」而生產線大多是看他長大的老師傅,廖冠傑認為,若老師傅退休,勢將面臨技術斷層。自知一個人能力有限,他決定找在東京三菱銀行上班的弟弟廖唯傑幫忙。
「那時我們一起去沖繩,他是以遊玩之名,實際上來說服我回去。」在廖唯傑的印象中,廖冠傑一直是個很歡樂的大哥,「但那次看到他真的嚇一跳,兩鬢都是白的。」曾在日本機器廠工作的廖唯傑,回華夏後成立科技部和研發部門,導入機器手臂提升生產效率,並開發照相檢查機,降低對外包設備廠的依賴,產品毛利也翻倍增至14%。
有了弟弟助陣,2015年升任總經理與財務長的廖冠傑,一面提出財務計畫與銀行溝通爭取延貸,一面收回過去分散在子公司專業經理人手中的採購權,改採集權管理。「我們在台灣跟大陸投資ERP系統,取代紙本作業,讓單據與訂單透明化,再把採購跟審核訂單的權力收回總公司。」接著他縮短戰線、減少債務包袱,「以前的時空背景適合不斷擴張,現在必須做得更精、更紮實。我親自去溝通,順勢把廠合併,3,000多個員工降到1,500多人,把績效比較好的留下來。」4座廠縮減為2座,儘管兩岸合併營收從70億元降到45億元,但還掉20億元債務,也讓公司營收不再虛胖。
「做這件事的當下我很痛苦,痛苦到不行。」尤其大陸廠是爸爸打下的江山,砍掉重練談何容易?「我爸是屬於完全不關型,他常笑說他是開廠大王,我是關廠大王。但這是必要之惡。」
創立品牌 毛利增10倍
最後父親放手給廖冠傑,而為讓爸媽能了解改變的初衷,他與弟弟私自作主替爸媽報名EMBA課程。「那2年我跟他爸爸真的好累、好苦,週末每天從早上9點上課到晚上7點。」媽媽蘇美雪苦笑,「我是靠毅力念完的。」
把父母與公司一併更新,一家4口成為最高決策小組。個性相仿的廖霞榮與廖唯傑負責踩剎車,廖冠傑和蘇美雪則帶頭衝刺水晶靈。「代工做了快100年,一直沒有直接接觸消費者的管道,做品牌是華夏轉型一塊很重要的拚圖。」廖冠傑將水晶靈定位為日用玻璃精品,舉凡儲物罐、醒酒器到咖啡杯、香水瓶都賣,也找上台灣在地品牌聯名合作。「後來又上了2次《非誠勿擾》,我就帶著水晶靈去,這對我們的曝光是有幫助的。」當時主推的釀酒瓶,正對時下釀梅酒、釀水果酒的需求,放在電商跟當地批發通路賣,品牌元年就創下人民幣1,000萬元(約新台幣4372萬元)業績,毛利是代工的10倍。現在每年仍有人民幣8,000萬元(約新台幣3億4976萬元)的營業額,今年8月還將在新竹開設實體店。
工廠新裝 衝打卡熱點
採訪的這一天,華夏剛漆好外牆,黑色牆面配上俐落白色線條,頗有幾分文創園區的味道。廖冠傑未來計畫開放工廠,把華夏變成打卡熱點,他也一改過去家族低調作風,和廖唯傑錄播客與開YouTube頻道「玻璃兄弟」推廣玻璃知識,「我想讓大家知道,玻璃是非常有味道、有溫度的。」
「我現在開的是1999年出廠的老賓士。我不換車,因為我喜歡改造老爺車的過程。華夏就像老爺車一樣,我很enjoy把它變得很現代、很性感的過程。」那麼華夏的改造達標了嗎?廖冠傑點點頭、感性地說:「我現在37歲了,回到過去的平行時空,我問那個年輕的我,願不願意回來上班?我想他會覺得蠻有趣的。」
後記 偶像型男的煩惱
廖冠傑的偶像包袱很重,拍照必須俊美、穿搭要有型,但現在他唯一無法掌控的,就是真命天女何時出現?「我不結婚,我媽一直唸。」開條件讓《鏡週刊》幫忙徵婚,廖冠傑笑說,「只要跟我的個性合,可以一起過生活就好了。」
徵婚啟示聽來頗為籠統,母親蘇美雪隨即出馬補充:「只要品行、價值觀契合,2人在一起能加分就好。哎呀,每個人都以為他…可是就是沒結婚,叫我怎麼不擔心?」